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将深刻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公众将更自觉地选择和偏好绿色消费方式,绿色低碳产品逐渐成为消费市场主流产品。”
二手消费作为绿色消费模式之一,近年来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偏爱”。在日前举办的洞见价值·高端循环消费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中国旧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大磊表示,近年来,我国旧货交易规模稳步提升,经营品类日渐丰富,经营方式趋向多元。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旧货(不含二手车)交易规模约在1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6%。2022年,旧货电商交易规模达4802.04亿元,同比增长20%;电商渗透率为33.32%,同比增长10.33%。
在经营品类方面,旧货品类由传统的电器电子、家具、图书、厨房设备、机械设备等品类扩展到名贵商品(奢侈品)、衣物、文娱体育器材、玩具等,基本涵盖了所有耐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领域。
在经营方式方面,传统旧货交易主要以实体旧货市场为载体,以收购、销售、翻新、寄卖、租赁等为主要经营形式。“近年来,实体旧货市场数量不断下滑,各类经营企业(含商店)和多业态电商逐渐兴起,特别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经营企业品牌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明显。”常大磊说。
在经营主体方面,实体经营主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成渝经济圈及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电商主体则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
常大磊直言,当前我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换挡降速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物品循环需求旺盛,从而促进了旧货交易。从消费水平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在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提升、家中闲置物品增加的同时,下沉市场中尚有消费未被满足,中小城市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为旧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如此,随着5G时代的到来,顺应新零售及大数据的浪潮,旧货行业将会进入由线上向线下转变的融合发展阶段。而随着年轻一代消费主力的崛起及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旧货市场上的购买者不再局限于低收入群体。90后、00后更在乎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未来物超所值的二手商品或将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主动购买选择。”常大磊预判道。
虽然当前旧货行业蓬勃发展,然而相关基础性法规不完善、概念不清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还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旧货鉴定和分级标准体系,全社会尚未对旧货流通达成普遍一致性认识,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缺乏等因素仍是行业掣肘。
对于旧货行业未来的发展,常大磊充满信心地表示,随着政策持续利好,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将逐步被消除。同时,随着自然、环保、简单的生活方式开始逐渐被更多人接受,绿色低碳循环消费理念正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二手是低级货”的观念正在被新一代的消费群体打破。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二手交易商品总额将增至3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品牌领导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慧认为,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Z世代将会成为低碳绿色消费的主力军。Z世代的低碳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会通过示范效应带动上一代消费者逐步改变消费理念,选择低碳绿色消费方式;同时可能会影响下一代潜在消费者,从小培养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尤其是在“后消费”的处置和垃圾分类等方面的行为,有望成为消费者自觉的生活习惯。(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王旭光)